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;
千帆竞发,勇进者胜。
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营造见贤思齐、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,特推出“与榜样同行”系列专题报道,将持续对28年奋进历程中的先进榜样、优秀人物事迹进行展播。以此,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奋斗激情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、新中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凝聚奋进力量!
阿佳,湖南郴州人,2013年3月加入瑞德智能,从一名普通的研发工程师做起,逐步成长为研发主管、研发副经理、研发经理。在集团服务客户群最多的事业部,阿佳带领研发团队攻坚克难,月度高峰期的时间承接了近70多个产品项目。阿佳身上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,无论谈及工作还是生活,总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。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有担当、有想法的90后新生代管理干部鲜为人知的另一面。
Q:15年服务S公司的时候,客户对你的评价非常不错,其中的秘诀是什么?
A:我当时初入公司时是一名普通工程师,负责产品开发项目。2015年当时正好事业部导入客户S公司,所承接的第一款新产品是S公司给终端客户设计的多士炉。这是S公司的第一款多士炉产品,大家都没有经验,项目常常变更,又快又准的送样是核心诉求。 以客户为中心,围绕客户需求,从设计输入、出BOM清单、元器件打样开始就需要规划各项工作的关键节点。如果只把自己定位在研发工程师,很难服务好大客户。对于客户来说,最友好的方式是仅需对接一个人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。 因此,我在当时主动承担起研发工作以外的一些外延工作——物料追料、试产阶段客供物料、试产排产协调、到试产交付、PRV量产前工装治具协调等等,每个环节事必躬亲。 当时为了满足客户试产交期,我常常拉着部门经理和事业部总经理协调物料和排产。渐渐地,客户遇到问题就会直接找到我,S公司多士炉产品也越做越顺,后面事业部又陆续承接了S公司面包机、养生壶、IH饭煲等产品,慢慢产品线就搭建起来了,S公司也逐步成了事业部服务的第一大客户。
Q: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,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?
A:在18年的时候我刚提拔副经理,手上还承接了很多风暖的产品,其中有一款带WiFi功能的塔扇,项目难点是空间辐射的整改。当时公司还没有3m辐射场地可以摸底,也没有人可以提供非常专业的意见,只能跑到深圳去整改EMC。去一趟深圳测试机构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,那一个星期基本上都是上午处理公司其他项目,然后抽时间跟内部和客户端的工程师共同商量对策,从设计原理、layout布局、整机结构走线逐步排查。下午出差去深圳EMC整改,一直到凌晨2点多才回到公司。最后产品顺利量产,终于开花结果。那一段时间的经历,我深刻体会到“吃螃蟹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,绝对不能轻言放弃,成功往往就在下一个瞬间,走技术路线要坚持不懈的学习。” 路过深圳机场,皓月当空,披星戴月,那是最美的夜景。
Q:目前接受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A:目前事业部服务的客户总数超过一百家,产品种类非常丰富。我们所在研发团队目前有30多人,承接的研发项目量也在集团各经营单位中排在首位。紧跟集团发展战略,我们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契机,努力开拓第二增长曲线。如果只是做传统赛道产品,则无法实现公司业绩增长的目标。事业部需要去突破一些有技术门槛,有差异化的产品。技术创新是传统业务的护城河,“PID独立精准控温”“双腔独立烘焙”“实时温度显示”等等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应用,增强客户信心的同时也积攒了业内良好的口碑,让我们团队实现了半商用烤箱、嵌入式烤箱从0到1的突破。近年来需求增长旺盛的产品,意式咖啡机、BLDC无刷破壁机等产品,我所在的研发团队均已经批量,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,持续投入学习,不断提高技术水平,立志要做极致的产品。公司人效需要提升,新赛道项目要承接上量,如何基于现有人力把效率做到最大化,成为摆在我们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。
Q:团队效率方面,你是怎么提高的呢?跟我们分享一下秘笈。
A:这方面工作,我们做了不少尝试。为了发挥极致的效率,事业部新赛道项目采用联合开发的工作模式:熟悉公司流程和细心的同事负责BOM转换、新料号建立、项目归档文件输出;懂技术的工程师负责技术把关和对外交流,包括工装检测、治具文件的输出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,通过这种联合开发的工作模式,我们不仅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而且更能够让客户感受到我们不仅仅能做OEM代工,我们也有技术扎实的技术人员,关键时刻输出合理建议,为客户创造增值,取得不俗的成绩,这也是我引以为豪的。
阿佳和同事的合照
阿佳寄语
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、热爱的并坚持下去,就能一路成长,收获属于自己的 Happy Ending,坚定的力量来自热爱,保持热爱,让我们一起奔赴未来!
往期推荐
匠心筑梦,恒以致远 | 2024年顺德区先进劳动者事业一部阿泽专访